各相关部门:
为了全面总结我校2017-2018学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8〕83号)的要求,现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撰写原则
质量报告应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在客观分析、认真总结、深度提炼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突出教学改革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全面展示2017-2018学年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和教学质量。
二、支撑数据的时间截点要求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内容的起止时间范围为:
财务数据按照自然年度计算,起止时间: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教学数据(如学生、教师、专业、课程等)按照学年计算,起止时间: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
三、撰写内容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撰写共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包括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本科生源质量情况等。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描述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及各类结构情况,生师比、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教学经费投入情况,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等。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揭示教学过程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特别是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四)专业培养能力。展示本科专业培养能力和发展水平,包括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情况,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培养方案特点,专业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授授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风管理等概况。
(五)质量保障体系。阐述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控及运行、规范教学行为情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等。
(六)学生学习效果。呈现学生学习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毕业生成就等。
(七)特色发展。总结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每个部分由一个牵头单位负责文字汇总,需要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文字或数据支撑的内容,由牵头单位负责协调完成。撰写内容的具体分工见附件1。
四、工作要求
1. 各部门、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工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质量报告的撰写及相关数据的采集、核实工作。
2. 报告正文一律采取文字和数据叙述,报告中的各项数据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且原则上应与当年的高基表和基本状态数据库保持一致。
3.牵头部门要认真提炼总结,充分展现学校的特色、亮点。同时,通过编写质量报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目的,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联系人:秦海啸,联系电话:010-61596207。
附件: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内容任务分工
教学评估与建设办公室
2018年11月20日
附件
2017-2018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内容任务分工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牵头部门:教学评估与建设办公室)
主要描述以下几方面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评建办)。重点说明学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发展目标定位及制定依据。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教务处)。重点说明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体设置情况及结构分析,明确各学科专业所占比例,同时明确当年新增招生专业、停招专业及新增招生专业、停招专业依据。
3.全日制在校生情况(教务处)。重点说明学校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说明各类本科生所占比例,转专业、学籍异动等情况。
4.本科生源质量(招生就业处)(从第一志愿录取率、报到率、当年录取平均分与生源地最低控制线的差值等方面描述学校本科生源质量状况),说明学校在提高生源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出台的政策制度,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实际效果。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牵头部门:人事处)
主要描述以下几方面内容:
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人事处,其中涉及到教师发展服务的内容,由教师发展中心提供)。重点说明学校专任教师的总体数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及生师比情况;实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描述教师专业水平、执教能力、教学效果及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及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情况。描述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发展态势,包括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订、落实情况;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及工作情况;学校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2.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发展财务处)。重点说明年度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包括年度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投入,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本科实验、实习经费投入与支出)及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情况;年度教学经费投入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情况;年度教学经费分配、使用及效益情况分析。
3.基础设施(评建办组织相关部门)。重点说明办学条件指标是否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要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机房、宿舍、食堂、教学仪器设备、信息资源等各类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牵头部门:教务处)
主要描述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培养方案(教务处)。重点说明学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培养方案的特点、培养方案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培养方案调整的原则,是否建立了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2. 教学改革(教务处)。重点说明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在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及本校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级别的教研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的情况等。
3. 实践教学(教务处)。重点说明保障各实践环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措施及效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利用情况;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
4. 课程建设(教务处)。重点说明学校课程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及建设效果;学校对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执行与调整情况;课程总量及课程结构情况(包括选修课、实践课程、网络课程等所占比例),教材建设与使用情况。
5.课堂教学(教务处)。重点说明课堂教学规模及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方面的先进做法;在考试考核方式、方法及加强考风考纪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6. 毕业论文(设计)(教务处)。统计201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情况,包括题目类型、来源、指导情况等,重点说明在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做法、效果。
7.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务处、团委)。重点说明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总体思路,采取的有效措施及效果。
四、专业培养能力(牵头部门:教务处)
展示本科专业培养能力和发展水平,包括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情况,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培养方案特点,专业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授授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风管理等概况。
五、质量保障体系(牵头部门:教学评估与建设办公室)
主要描述以下几方面内容:
1.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评建办协调党办(办公室)、发展财务处、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重点说明如何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情况,包括学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的具体举措及相关制度、政策、措施情况等。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建办)。重点说明质量保障的模式、结构、标准及运行情况等;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总体素质。
3.质量监控(评建办)。重点说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及运行情况,包括如何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如何开展评教、评学以及评价结果等。
4.基本状态分析利用(评建办)。重点说明学校对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统计、分析、反馈及根据质量监控信息进行质量改进的情况。
5.评估制度(评建办)。重点说明校内自我评估制度建设情况,开展课程评估、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审核评估等方面的情况。
6.质量改进(评建办)。重点说明如何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订有效改进措施的情况。
六、学生学习效果(牵头部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
主要描述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习满意度(教务处、评建办)。重点说明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体现以生为本理念的情况;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所制定的政策及实际运行情况;在学风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的情况;开展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情况。
2.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教务处)。重点说明应届本科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及英语四、六级通过情况、职业资格证书考取情况等。
3.攻读研究生(招生就业处)。重点说明分专业应届本科生研究生录取情况。
4.毕业生就业(招生就业处)。重点说明为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效果;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取得的成就及优秀校友情况。
5.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招生就业处)。重点说明开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情况,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机制运行情况,用人单位的评价情况和杰出校友的工作成绩情况。
七、特色发展(牵头部门:教务处、评建办)。主要描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牵头部门提供,评建办汇总整理)。各牵头部门针对本科教学基本情况、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民族教育、特色发展等部分,分别提出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并分析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